摘 要:时态变化是印欧语系诸语言重要的语法表现手段,且在英语和德语的传统教学语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语法通常认为英语有16个时态而德语有6个,然而这一“时态”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时态和体两个语法范畴,前者旨在反映动作相对于描述所发生的时间,而后者则侧重于表达说话人对于该动作的观察角度。这里所说的“时态”事实上是时态和体复合出的用来表达一定时间概念的综合语法形式。
本文首先将区别时态和体两个语法范畴,再通过复合两个语法范畴从结构的角度演绎出德语英语教学语法体系中各个“时态”的成因,最后再从功能的角度对英语和德语的时态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时态和体系统从而使同时学习这两门语言的人对教学语法中“时态”概念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并在语言实际使用中能够更加准确地依据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时态。
关键词:对比语法;语言教学法;时态;体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